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宋王> 第三三〇章 开封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三〇章 开封府(1 / 5)

北宋建都于汴京,开封府自然而然意义重大。

开封府尹如同汉唐时期的长安令一般,通常只有皇帝心腹才能出任,绝对算得上是重臣。

很多时候,开封府尹还有明确的政治意义。

这起源于太宗赵匡义开了个好头,以开封府尹的身份崛起,登上帝位。故而后世若皇子担任开封府尹,很大程度上便是储君的前奏。

当然了,因为唯一的皇子流落民间,没有得到臣民的认可,造成了仁宗事实上无子。过继的赵宗实并未有此机会,他即位没几年就死了,尚未及冠的赵顼登上皇位,也没有开封府的经历。

因而历年来担任开封府尹的都是当朝重臣,比如包拯、欧阳修、赵抃,乃至当今的王圭,都是名垂青史的重臣。当然了,其中以包拯最为有名。演义里的包拯可是有青天之名,虽说被夸张了,但包拯主政开封府的时候确实是以公正廉明著称的,在审问案件方面是是一面旗帜。

是以,太皇太后曹氏屡次提及包拯,不信任其他人就是这个缘故。

当今开封府衙王圭得知消息,开封府审案主审却不是自己,难免有些小失望。不过转念一想,何必要参与其中蹚浑水呢?

太皇太后亲自过问,还牵涉到了官家和王安石,虽说审理八成只是走过场,却也少不得要得罪人。精明的王圭自然不愿意搀和其中,正在为难的时候,却听说曾公亮举荐了赵抃。

也罢,你们看不起我也好,倒是乐得清闲。

对于曾公亮这个提议。赵顼倒是没说什么,毕竟自己并未有明确的指示,曾相公为安抚太皇太后的权宜之计,完全可以理解。赵抃就赵抃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谁来主审已经不重要了。

李复圭!

哼,赵顼这会也是恨的咬牙切齿,这次算是被这厮坑狠了。好在自己早有安排,多少可以挽回点面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