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贡生> 第四百零六章 杯水车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六章 杯水车薪(2 / 9)

没事问秉宽,现在秉宽在被群起攻之的情况下全身而退,还让他在南京呆着,有事还怎么问你的秉宽?

萧敬叹道:“太子也在南京,估摸着莱国公会跟太子一起回,如今连陛下让他去南京做什么,咱这些人都不清楚,还是别去操那心了。回头去通知户部周尚书一声……还有,最近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可能要一并撤换,户部尚书已知是佀钟,工部尚书陛下尚未问过朝臣的意见,多留心一点,最好找个……”

“能通气的。”韦彬道,“明白,其实提督易州山厂的王宗彝,或是总督京仓的户部尚书王继,都是可以的。”

司礼监想在朝中文臣势弱的时候,尽可能安排“自己人”来当这个工部尚书。

王宗彝之前受张周的排挤,提督易州山厂也不过是侍郎职,而王继虽是户部尚书但只是兼职,其本身身份更类似于户部左侍郎,在大明弘治时期,总督京仓储备也是挂尚书头衔的。

王宗彝和王继在历史上都是没有北六部尚书命的,最后都是以南京六部尚书致仕。

对司礼监这三位来说,知道他们相对处于文官的边缘,容易被收拢。

“回头趁机走动一下,不要亲自去,这时候陛下会留意于我等的动向。希望陛下不会对工部尚书的职位也有所执着,也或不是给莱国公的人所准备的。”萧敬感慨着。

大概在说。

一旦张周插手,那工部尚书的职位很可能是给“某个人”留着的。

是谁,也不好说。

陈宽问道:“为何不是为莱国公准备的?”

萧敬道:“不会的,陛下最近常翻阅有关杨善和王骥的例子,明显是想让莱国公兼任兵部尚书。此事不会有错的。”

“那……”韦彬往陈宽那边瞅一眼,见陈宽也再无表示后,点头道,“回头就派人去。”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