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要脸的朱维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要脸的朱维明(1 / 7)

麻那里。

绝岛北部规模最大的港口,每天都有轮船进出,一艘由广东行省刚刚下水的新式轮船引起了港口人们的注意,如此大的轮船,令人们啧啧称奇。

这样先进的轮船,竟然是用来运输铁矿石。

利润不高,胜在量大。

南洋地区,以及内地的南方煤矿铁矿市场,完全被绝岛的矿业夺了下来,绝岛优质低廉的各类矿石,让高丽地区以及塞北地区的矿石只能保住北方市场份额。

洪熙三年,全年钢铁产量七千万吨,煤炭产量一亿多吨。

已经超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末期英国的煤铁产量,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末,英国的煤炭产量占据世界的三分之二。

绝岛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如今每年高达三千万吨的煤矿,四千余万吨的铁矿石的运输完全依赖船只的运力。

历史上明朝时期载重量最大的船只是宝船,最高为八百吨,如今有了蒸汽动力,经过长足的发展,海面上航行最普及的轮船载重多为一千五百吨,如果是远洋贸易,仍然以风帆动力为主,只有南洋的船只主要以蒸汽动力为主,因为沿海港口方便获得煤炭补给和维修。

整个大明的商船数量规模在四万余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尾声,英国船只数量两倍。

沿海贸易的船只载重多为上百吨到数百吨不止,而绝岛的煤铁大宗贸易的运输船则为大船,载重高达上千吨,运力上也远超十九世纪初期英国船只的平均吨位。

比起英国本土的煤铁资源和开采条件,绝岛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这些轮船使用绝岛为运输船特供的廉价煤矿,运输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绝岛上的商行,主要是来自于高丽,其次是倭国,最后是南洋地区。

因为没有关系,资本少等不利因素,那些背井离乡的商人在高丽扎根,并且趁着大明在高丽的发展一并壮大,然后开始往南洋扩张。

随着倭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