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七百一十章 自带光芒的洪熙皇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章 自带光芒的洪熙皇帝(1 / 7)

文华殿。

因为商人从海外极远之地带回来一些中土没有的土特产,获得了太子殿下的喜欢,竟然召集了众臣前来参观,得知后的官员们表情不一。

有人乐于见到新事物,有人认为好大喜功。

“海外有许多中土没有的东西,包括渤泥都司那许多的香料,可也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难道日后要成为常例不成?”

走路的一群官员里有人担心的说道。

“海外的商人如此之多,今日他带一物,明日他再带一物,朝廷什么都不用干,只看商人们带回来的土特产就行了。”

“哈哈。”

因为说的有趣,引起了不小的笑声。

“这话不对,那香料虽然只是调味之用,却关乎了民生,发展了经济,促进了生产力,对于江山社稷有大功,今日吸收一件,明日吸收一件,天下好东西岂不是尽入囊中。”

“更不提这批商人带回来的农作物,听说极其的高产,如此的话,岂不是百姓之福。”

听到有人反驳,那抱怨的官员没有继续多言。

进了文华殿,殿里已经有了不少人,场中摆放了几样种子,最里面是一些技术人员正在研究。

“这玉米和番薯啊,亩产十几数十石,而且对地力和水份要求不高,哪怕是不能种子谷物的土地也能使用,不光高产,还不挑地。”

听到商人们的介绍,不少的官员翻起了白眼。

天下里会有如此的美事。

看到官员们的样子,朱高炽晓得不少人不相信,可事实就是事实,历史上明末清初,百姓们用自己的行为做选择,靠着民间的自发行为,番薯种遍了全国,取代了传统的杂粮,乃至相当长的时期上升到了主粮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

没有优异的效果,番薯不可能获得农民们的普遍接受。

底层本就是接受新事物最慢的群体,而且是最不愿意主动变化的群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