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六百二十七章 改进的藩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七章 改进的藩国(1 / 11)

帖木儿消失后。

随着他的子孙各自称汗,陷入了分裂之中,不少的势力趁机互相攻伐,乱中取利。

米里还率先投奔了大明,不久后,钦察地区的斯拉夫人使者也来到撒马尔罕,朝拜大明皇帝,与大明有了官方的接触。

木鹿坐落于中亚后世土库曼斯坦马雷省的一个绿洲城市,此地古城在撒马尔罕和巴格达之间,是古代唐朝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

属于东西方之间必须要拿下的要地,只有拿下此地,才能图谋马什哈德。

历来。

从东至西或者从西至东,除了北边的钦察之地外,要么通过木鹿地区,要么通过赫拉特地区,其余的路线太过费时费力。

朱棣在昭告天下,成立撒马尔罕都司和各地宣慰司后,解决木鹿和赫拉特,成为了首要目标。

金忠说道。

“我军不打,敌方自溃,反之,敌方反而合力对抗我军。”

指着舆图上的形势,金忠认为应让缓一缓,帖木儿的孙子们之间的斗争,已经迫在眉睫,明军不应该此时插手,反正形势对大明有利。

朱棣认可了金忠的意见。

分封各地后,也开始了在地方上的治理。

朝廷内地的官员们,大量的涌入此地。

根据朝廷当下的潜规则。

第一等功绩,就是在边疆地区做官,越偏远的地方官,经过考核后,分为上中下三等,与内地的比较而言,每等都要高一级。

地方官是如此,朝廷中枢同样如此。

大量的朝廷官员外放,首选是偏远边疆地区,或三五年,回到朝廷后,从治理地方经验,乃至资历威望等,都升上了一个台阶。

改变了以往朝廷的政治风俗。

比如内阁。

明中后期的内阁,必须是翰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