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两千万斤原料的最后运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两千万斤原料的最后运输(1 / 6)

金州有丰富的石类矿产。

在金州卫与旅顺口的交界处,也就是青泥洼一带,开采的石灰石矿,满足了北平八成的需求。

这里也是后世亚洲最大的石灰石矿区,主要矿石为石灰石和硅石,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属于最优异的。

一万七千名阉工,没日没夜的在此地干活,源源不断的矿石通过简易铁道运输到不远处的洗选厂。

经过洗选厂的石矿,因为金州工人的不足,生产技术的限制,没有就地生产。

通过原料贸易的交易方式,由旅顺码头的船只运输到天津码头。

金州模式犹如无底洞,无论多少的阉工送达金州,都无法满足金州几何倍工业发展的用工缺口。

“金州的阉工使用数量已经超过了七万,为了奴隶贸易的支出,金州已经支付了三十二万元。”

林场也在作年终报表。

王真和几名大管事碰头,整理各部报表事宜。

“如今的奴隶价格已经上涨到了六元,从最开始的一两,几年的时间增长了六倍。”

一名管事笑呵呵的说道:“那些海盗头子可算是满足了。”

“没办法的事情,用工缺口这么大,金州的根基又薄弱,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和提高生产效率,离不开使用阉工,只能随行就市了。”

“成绩还是喜人的,金州的人口突破了十二万。”

“要我看啊,吸收内地人口这么快,对内地百姓最大的诱惑,主要还是发婆娘。”

“哈哈哈。”

几名管事忍不住笑了起来。

两个月前日本使者的告状,金州已经得知,但是没有人在意。

五年时间。

金州从三千余人变为十二万,阉工七万。

这就是金州模式。

不过也离不开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