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十一章 千军万马齐欢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千军万马齐欢呼(1 / 4)

朱高炽苦着脸。

儒学在当今的时代是优胜于劣,教人道德,为统治者头上套一层精神上的枷锁。

西方的勋贵不讲道德。

打个比方。

他们还在领地施行初夜权,又或者身体不行的,或者新娘不好看的,西方贵族则会让领地的子民缴纳钱财,称之为赎回初夜权。

就只这一点,恐怕没人愿意穿越西方当百姓。

但现在的儒学,朱高炽学不下去。

儒学不断的在发展。

而明初的儒学刚复苏,经历元朝近百年的打压,读书人成为最下等人。

恢复中华。

不光是一句口号,包括儒学也要重新寻找回先代的学问,以便重新续弦上。

直到万历时期,儒学发展到提倡唯物主义。

反对宋和明初的礼学,反对当下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

“多学而识,行必有果”,学以致用。

要求实地调查,提倡独创,反对盲从和剽窃。

还有提倡“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寇仇”与“独夫”。

宣扬“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否定了君为臣纲的道学理论,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

提出应该加强学校,具有面对天子直言“政有缺失”,“公其是非”的权利。

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理想。

“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主张,以“众治”代“独治”,扩大郡县守令权利的主张。

甚至倡导均田说,提倡工商皆本,改变士农工商传统之法。

种种的学说,互相之间皆有借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