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安西兵日记> 第135章 吏治之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 吏治之重(1 / 4)

烦了是唐邓节度使,还是安西军主帅,不能在长安久住,必须快点赶回去。

就在他离开的第二天,京城发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武相独子,大理寺少卿武学霸突然犯了癔症,目光呆滞的自言自语,说着谁都听不懂的话。

许多人都没觉得意外,这位学霸兄举止反常已经不是一两天了,这回算是彻底发了病,把人弄回家找名医看过,也只是摇头叹息,看来是没指望了。

想想也是可怜,堂堂状元,这么多年混个从四品,家里爹是宰相,闺女三品诰命,女婿一方节度使,他看谁都抬不起头,生生给憋成了失心疯……

四月初五,朝廷正式派出使者去往淄青传旨,旨意内容不复杂,就是训斥李师道出尔反尔不讲信用,警告他识相点快认怂,别跟吴元济一样后悔都来不及。

这其实并不符合套路,对于不听话的节度使,朝廷向来要么下旨安抚拉拢,要么听之任之装看不到,再要么就直接发兵讨伐,像这种下旨警告的很罕见。

许多大臣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你若有把握就直接削他,若没把握就认怂,放狠话会打草惊蛇,而且将来若讨伐不成容易丢大人。

结果老李死活不听,声称朝廷讨伐叛逆就该正大光明,下旨训斥是给李师道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百姓也能免受兵灾涂炭。

听上去确实很提气,可许多人私下里忧心忡忡,淮西之战打赢了,皇帝也彻底飘了。

淮西和淄青可不一样,淮西离得近,而且是被四面围攻,淄青背后是大海,又紧邻河北,操作不好容易激起大乱,那可是天翻地覆的大事。

使者敲锣打鼓的出发了,说什么都没用了,长安到郓州两千里,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俩月,慢慢等吧。

其实惴惴不安的人不光大臣们,老李面上牛皮哄哄,心里也是没底,这事说白了就是一场豪赌,赢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