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安西兵日记> 第38章 截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截胡(1 / 4)

当今大唐的头等大事是淮西吴元济,说起淮西之乱其实由来已久,安史之乱时为了阻止叛军南下,朝廷设立淮西方镇,统御多达二十个州,后来安史平定,朝廷逐步分割这个庞然大物,剩到六个州。

李忠臣任节度使,开始不听朝廷使唤,又被自己侄子李希烈赶走,李希烈于建中年间公然称帝,大唐平叛时还发生了特大丑闻,泾原兵变。

李希烈被陈先奇杀掉,淮西短暂归附朝廷,时间不长陈先奇又被吴少诚杀掉,吴少诚死后吴少阳杀了他儿子自任节度使,如今吴少阳病死,其长子吴元济又想接班。

从李希烈开始,无论陈先奇还是吴少诚,吴少阳,都出自淮西军中,也就是说,淮西方镇这三十多年的传承都是内部解决,跟大唐皇帝没有一毛钱关系,表面承认大唐正统,却自成一国自己说了算。

朝廷也曾几次用兵征讨,却屡有败绩,最后只能捏着鼻子承认结果,如今的淮西已经不是几个州的问题,而是在不断的抽大唐皇帝的耳光,其他方镇都在看着淮西随时准备有样学样。

老李实在忍不了了,不能让淮西再这么下去了,否则会有更多藩镇有样学样。还一个原因是淮西太重要,安史之后河北藩镇不给朝廷交税,朝廷只能依靠江淮地区的赋税,而淮西正好卡住漕运,那里一捣乱,关中马上就要挨饿。

他不答应吴元济接班,吴元济则二话不说出兵屠了两座县城,想进一步向朝廷施压,你不答应我接班我就闹事,淮西与朝廷开始正面顶牛。

如今朝中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淮西不服管教已经三十多年,朝廷屡次用兵都没能成功,冒然出兵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若各藩镇一起作乱将不可收拾。不如趁吴元济还没有公然反叛,就给他个节度使的任命算了,等朝廷准备好了再慢慢收拾他。

另一派则以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为首,主张坚决不惯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