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第四百二十八章 战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八章 战象(1 / 14)

伴随着南线最后的决战正式拉开了帷幕,安南之战已经来到了尾声。

明军斥候骑兵将军情如流水一般传回李景隆的帅旗下。

而胶水两岸,由于在下游出海口的胶水城是河流冲积平原的关系,整体面积是越来越宽阔的,茂密的丛林和随处可见的沼泽,在白象城前便不太常见了,反而变成了大片可供耕种的农田。

十月已是秋末,此时平原和周围的农田都光秃秃的,正好成了大军作战的战场。

“报,敌人已在七里外停下步伐,正在整军列阵。”

当天日头正高的时候,李景隆收到了斥候的传讯。

等到收集了战场周围的讯息后,李景隆沉吟了片刻后下达了命令:

“传令下去,所有将士加速渡河,同时已渡河的各部做好防御准备,让西侧渡口的部队继续靠拢。”

因为两处渡河点的浮桥有限,无法将所有部队都大规模地运输过来,所以截止到此时,明军主力只渡过了五分之三,也就是一万八千余人。

而之前李景隆派遣汝南郡王朱有爋向前,沿着河岸攻击搜索,便是为了以守代攻,尽可能地给明军主力渡河,以及给西侧部队靠拢赶路争取时间。

如今敌人已经结束了行军状态,开始进行整队,显然是要徐徐前压过来的意思,所以明军也没有多少时间继续渡河了。

不得不说,潘麻休的果决,在事实上为安南军争取到了最好的局部优势兵力的机会。

眼下,李景隆手里算上仆从军只有两万人。

而安南军队,除了一万六千多不愿意跟着潘麻休出动,留在了胶水城的部队,其余可谓是倾巢而出,足足有六万余人!

平原决战有三比一的优势兵力,正常来讲,胜算已经很大了。

故此,李景隆也很清楚地知道,安南人肯定是要趁着有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