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33章 伐蜀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3章 伐蜀准备(2 / 5)

后方阵地,说白了就是骑着马的近战步兵。

在这种情况下,铠甲在作战中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反倒是不穿重甲以获得机动性更有价值。

熊况也统计了几次作战中骑兵的伤亡数据,在快速冲锋中,大部分明廷的火枪手很容易在慌乱中胡乱开火射击,只要不能形成齐射,那只要骑兵冲锋到火枪兵方阵中,那就是骑兵屠杀火枪兵了。

但是熊况也发现,明廷的火枪兵方阵,也开始在侧翼增加近战步兵的防御,甚至有的明廷指挥官会在侧翼布置火枪兵方阵,或者组成半圆形或者方型的方阵,来阻止骑兵从侧翼突袭。

对于战场上的这种变化,熊况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熊况提出也要给骑兵增加远程武器,特别是火器。

熊况的方案是,每一个骑兵要配备三枚手榴弹,日常操练中增加骑马掷弹的训练,在面对有步兵防御的火枪兵方阵的时候,可以使用手榴弹来破坏敌军的阵营。

除此之外,熊况认为骑兵应该装备最先进的火器。

如今南京兵工厂生产的击发式短铳,使用弹簧击发的方式点燃火药,短枪管比正常火枪要轻,可以在马上操作。

熊况也增加了马上火枪射击的训练,他认为先进的短发火枪,可以让骑兵成为火枪兵火力的延伸,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了骑兵之外,熊况也提出了增加炮兵,特别是野战炮兵在作战中的作用。

俞咨皋在广西使用的轻型火炮,这种携带方便的火炮,可以在火枪兵阵地后方形成火力压制,利用火炮齐射来远程打击地方的火枪兵阵型。

熊况认为这种先发制人的火炮打击,也是符合他的进攻学说的,既利用进攻造成敌方阵营的混乱,从而制造进攻的机会。

这就是熊况的战略思想,战场上只有发动进攻,才会出现变局,而掌握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