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88章 钱法困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8章 钱法困境(2 / 8)

“从今上登基开始,朝廷已经铸过三次钱,每次铸钱之后都是钱价大跌,钱价跌则朝廷收的税钱也就少了,所以从本朝十六年开始,改贡不再折钱开始折银。”

“官府铸钱之后,为了不因为铸钱亏本,开始铸造大钱,并且以大钱来换取市面上的银子,这又导致钱越多而银越少,银价越高而钱价越贱。”

苏泽放下笔,这就是嘉靖年间钱法不通的主要原因了。

两种货币并行的制度,维持稳定汇率是最大的难题。

而官府铸钱为了不亏本,就开始铸造面额大的钱,然后用这些钱去按照官方的比率,强行去换取市面上的银子。

官方铸造大钱,民间自然也开始铸造大额假钱,结果就是铜钱的含铜量越来越低。

铜钱越来越贬值,银子越来越值钱。

朝廷铸造的铜钱多了,反而铜钱贬值的更厉害。

百姓也不是傻子,你铜钱是一年比一年贬值,银子是一年比一年升值。

然后你官府还让我们用铜钱,不肯我们用银子,自己又在收银子。

于是肯用铜钱交易的人越来越少,钱法就更加的不通。

大明朝钱法问题原因很多,私铸成风自然是一个问题,而朝廷没有打击私铸,反而开始和私铸比烂,也开始发行成色更差,面额更大的铜币,利用铸币反过来掠夺民间的财富。

说白了,疏通钱法本意自然是好的,是为了解决流通货币不足的问题。

这是一个货币问题,但是朝廷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只想着从中赚钱,这个雪球只能越滚越大。

到了崇祯手上,他的福份都被祖先们享光了,钱法只能彻底崩盘了。

朝廷要在福建铸钱,苏泽开始思考能不能从这次铸钱中得到什么好处。

私铸?这种事情苏泽自然是不屑为之,一场大贬值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