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042章 去县城(二合一章节求追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2章 去县城(二合一章节求追读)(2 / 7)

紧接着家老阿公从袖子里掏出两份文书,交给苏泽说道:

“阿泽仔,你是读书人,今后有什么打算?”

苏泽愣了一下,这段时间他忙着肝技能,只想着制盐赚钱,倒是没有想那么多。

家老阿公继续说道:“读书人总是要进学的,阿公知道长宁卫留不住你。这两份文书,一份是卫所出的保书,是证明你九姑婆侄子身份的。”

“一份是卫里开的路引。”

家老阿公又掏出一封信说道:

“早年间老百户曾经资助过县学里一名廪生,你要参加童子试需要有人作保,拿着这封信去,那人定会给你作保的。”

苏泽有些感动,长宁卫竟然给自己都安排好了。

大明朝的学校制度复杂,要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就不容易。

首先要能参加科举,必须是身世清白的读书人,这就要求里保出具保书,证明这个读书人品行端正,祖上也没有犯过事。

紧接着还需要一名县学的廪生作保,这样才有资格参加县里举行的县试。

县试之后是府试,过了这两关之后,就是一省学政主持的道试。

通过道试的才能叫生员,也可以叫做“秀才”,这样就可以进入各县学府学就读了。

廪生,就是在县学中就读的秀才了。

别看清末总说是穷秀才,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秀才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首先这个廪生是有朝廷拨款的,属于公费读书,每个月禄米。

明初《送东阳马生序》里的马生,就是一名廪生,“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就是说每个月都有禄米供应。

从明中期开始,将廪生的禄米折为禄银,每个月都有二两银子的补贴。

除此之外还有免税、免役的特权若干,可以说是成为生员,才算是步入士人行列。

而整个县城,廪生也才二十人,廪生在县试前给人作保,这也是一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