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公务员> 第六十一章南北京之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南北京之论(1 / 5)

第六十一章南北京之论

朱雄英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今大明的国土,空前之大,甚至比元朝也不差多少。

东有日本,南尽爪哇,已经到了南半球了。西到中亚,如果说燕王一些附庸,已经到了欧洲。至于西伯利亚,青藏高原这些地步,只需派一个使臣,就尽数是大明之臣属了。

整体上来说,南重北轻。

北方已经没有明显的威胁了。长城内外皆是大明。

即便漠北为燕王所有,但是本质上漠北是大明与燕王的缓冲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漠北在燕王手中比在大明手中要好。

无他,那就是人口问题。

漠北的人口承载数量是相当有限的,即便是进行了畜牧业改革之中,有了更多的产出。也是如此。当然草原上人多到草原不能养活之后,他们自然要对外扩张。

大明是缺人。但是草原上的牧民与大明需要的人力是错位的。

大明需要的是农夫,是工人。甚至技术人员。但是漠北草原上有吗?

不可能有的。

即便何夕在大明推广教育也是很难的。何夕能做的,也仅仅是在整个大明建立起十几所大学,很多省份最高学府不过是一个中学。很多县里都没有一个小学。

教育经费才是真真正正的无底洞。

而发展工业所需要的人员,是工人。甚至识字的技术人员。而对外屯垦所需要的人员是农夫。而蒙古人根本不可能直接拿来用。而且蒙古人从骨子里性格也不是习惯这样的生活。

千百年来,蒙古人都是这样的。没钱活不下去了。就去外面抢劫。

他们习惯放牧,同样习惯打仗,而不是习惯当工人与农民。

甚至这些人到了北京,也是问题人员。甚至造成社会结构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