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公务员> 第九十五章战事对南京的刺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章战事对南京的刺激(1 / 4)

第九十五章战事对南京的刺激

方孝孺的话,都不是推托之言。

而是事实。

火铳生产地在北方,不在太平铁厂,并不是何夕有意为之,纯粹是因为重视与不重视。

太平铁厂是何夕创建的,当初就是为了生产甲胄,以及一系列冷兵器。何夕虽然也打造出一些火器,但是总体上来说,很是粗糙。何夕自己都看不过眼。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当时技术的确有很多问题,生产出来的火器也很成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大明天下太平,用现在的武器,对周边国家都有压制性的优势了。弄一些火器,来对付谁啊?

没有必要性。其他人都不重视。

光靠何夕一个人吆喝,也不行啊。

所以,何夕创建太平铁厂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太平铁厂除却沉重的城头重炮之外,并没有大规模生产火器。

倒是有一个火器的研究机构,在葛天工的领导之下研究火器。

而这个研究机构,在后来被何夕连锅端,带到了辽东,在辽东繁衍出来庞大的火器生产机构。当然了,之前大明是一体的。辽东北京有了技术进步,一般都会告诉太平铁厂与太平工理学院的。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洪武二十五年。

甚至洪武二十五年之后,这样的交流还有的。只是何夕有意地遮掩了几项技术而已。

当然了,葛天工作为何夕最看重的科学家的时候,他与太平铁厂这边交流最频繁,无他,葛天工就出身南方,与这些工匠联系密切。而张宗德上位之后。就不一样了。

张宗德出身辽东,与南边这些工匠没有什么关系。

而且大明总体上对技术其实并不是很热心的。这种技术交流,其实有何夕在背后的推动,在洪武二十五年后,何夕根本没有做什么小动作,只是降低这种背后推动,再加上张宗德换了葛天工,双方关系疏远。渐渐不联系也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