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都市言情>德芸大师兄> 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这是要造反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这是要造反啊?(1 / 6)

台下再怎么别扭,可是到了台上,郭德强和于慊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场《洪洋洞》,连说带唱的,热闹非凡,观众的反应也非常好,掌声、笑声不断。

传统相声里,类似于这样的段子很多,比如《黄鹤楼》、《汾河湾》,还有《捉放曹》,都是一个假行家,一个真戏迷,俩人在一起唱戏,结果假行家错漏百出,笑话不断。

不过《洪洋洞》这段相声里,主要的梁子不是唱戏,而是伦理哏,也因此被很多所谓的专业相声演员大肆批判,认为是三俗、糟粕。

全都是扯他nn的蛋!

伦理哏本身就是相声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包袱形式,像《翻四辈》、《反七口》、《羊上树》、《树没叶》都是伦理哏相声的代表作。

而在上世纪相声改革的浪潮之下,伦理哏直接被全盘删除,甚至比臭活更受诟病,因为有些所谓的专家觉得臭活毕竟还是可乐的,争议只在是否庸俗下流的问题上。

而伦理哏则从根本被否认,早年对相声的批判,相当一部分就针对“占大辈”这种表演方式,认为庸俗而无笑料,应该剔除这种手法。

可是像这种一刀切,显然是不合理的,认为伦理哏是庸俗更是无稽之谈,只能证明这些人,根本就不懂相声。

要知道,早年间,师父给徒弟开蒙,往往先教《翻四辈》、《反七口》这类伦理哏,因为这种基础的伦理哏,很考验演员的语言技巧、现场把握能力,是一种锻炼基本功的活。

事实也是如此,即使一样是叫爸爸,还是有人说了就可乐,有人说了就笨拙无味,所以,伦理哏是个难度很高的技术活。

相声本身就是一种立体表演形式,不能单纯的从字面上去理解。

叫声爸爸这有什么可乐的?

前后的铺垫,时机准确性的拿捏,演员的语言,表情神态等等许多细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