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0142【三纲五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42【三纲五常】(3 / 5)

还挎着个篮子,估计是来这边购物的。

现场听讲的,还有不少妇人,都觉得朱铭说得有道理。

首倡三纲六纪的班固,在分开阐述三纲时,已经用了五常来解释。

后来朱熹把三纲五常合在一起,也说得明明白白。君臣、父子、夫妻的责任,都是双向协调的,不能抛开义务只谈权力。

偏偏世人只论三纲,刻意忽视甚至曲解五常,只强调上下尊卑关系,却不讲为君、为父、为夫的责任。

朱铭又对那些年轻士子说:“班固言,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做父亲的,自己没有规矩,自己不讲法度,他们说的大道理,难道做儿子的该听吗?”

年轻人多少都有逆反心理,对朱铭这些话感同身受。

但又不敢直接喊出来,于是现场爆发出一阵笑声,用笑声来表达他们的认可。

皇帝不群臣子,臣子该怎样做?

这句话,朱铭没有讲,反正道理摆在那里。

朱铭继续说道:“‘我本’、‘方矩’之论,就是以己身为直尺,去把家国天下画得更方。夫失其纲,该当归正。父失其纲,该当提醒。君失其纲,该当劝谏。”

又有人问:“夫失其纲,妻子可以离婚再嫁。父失其纲,难道还能重新认一个父亲?”

“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不止。

朱铭正色道:“父失其纲,如果不能劝其改正,做儿子的,就当时时为父亲查漏补缺。可如果这位父亲祸国殃民,做儿子的应当划清界限,甚至断绝父子关系。否则的话,难道还要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不成?”

当即有人反对:“窃负而逃,何解也?”(孟子说,如果皋陶是大法官,舜的父亲杀人犯法。舜应该先让大法官抓人,这是公义。舜再自己带着父亲逃跑,这是孝道。同时,舜还必须放弃王位。)

朱铭回答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左传》记载,石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