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0128【解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28【解元】(3 / 7)

闵子顺第二!”

朱铭只考了《论语》第三。

杨知州比较三分卷子,说道:“朱铭的文章,立论当判第一,可惜制艺功底还稍显不足。”

李通判拿过来,点头道:“确实如此,毕竟年龄尚幼。第一次上科场,能写成这般已难能可贵了。”

说白了,朱铭在写经义文时,思想立意高过他的古文功底,有些地方表现得不是很好,还要多多练习写小作文。

杨知州说:“就当他《论语》第三吧。”

接下来拆《孟子》卷,闵子顺第一,朱铭第二,白崇彦第三。

只能说,八股文极有效果,白崇彦往年解试,成绩都在五六名开外,现在却总能排进前三。

宋代科举,真正看重的是策论!

把策论试卷全部拆开,朱铭那三策一论,全部被评为第一,这得益于他优秀的键盘侠功底。

李通判在朱铭的名字上画圈,感慨道:“这个朱成功,不愧是八行士子。今年或许不中,过几年也能金榜题名。”

杨知州笑道:“你却是运气好,当了他的座主。”

李通判说:“发解试而已,哪来的什么座师。”

宋代举人还真不讲究座师,否则他们的座师也太多了。

杨知州说:“香火情还是有的。”

杨知州已经接到调令,不再聊科举之事,跟李通判相约去喝酒,余下的事情全交给曹官处理。

中举之人的墨卷,要封存起来,送去京城礼部保存。朱卷则保留在地方官府,另外誊抄一份拿出去张贴。

翌日,放榜。

郑胖子借来了父亲的马车,载着朱铭、白崇彦直奔贡院,郑元仪和嫂嫂也一起出门。

贡院之外,看热闹的挺多,但远远不如明清时候举人放榜的场面。

“李家姐姐,王家姐姐,闵家妹妹……”郑元仪朝着远处的女眷挥手。

那些女眷,都是陪同丈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