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0107【物理大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07【物理大道】(3 / 5)

贤。向学求道,便是求一个中和。明善求仁,愚者亦能为圣贤矣。”

朱铭没有去颠覆古代世界观,因为这属于宋代的大众认知,不管哪个学派都认可此言。

难道还要扯宇宙大爆炸?

就算扯出来,也能说大爆炸之前,混沌宇宙便是太极。阴阳分化,就有了宇宙大爆炸,而五行之气就是各种宇宙元素,理则是宇宙运行的各种规律。

朱铭说道:“晚辈主修《周易》,系辞传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然也!”陈渊拍手赞道。

开创学派,不能随便瞎说,得符合圣贤文章,否则就难以服众。

《易经·系辞传》里说得很明白,天地大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每天都在用,却不知道其中道理,所以君子的大道无法彰显。道理显露出来就是仁,道理藏起来就是百姓日用。如果万物能各正其性,盛德大业就能成功。

这便是朱铭和陈渊的开宗依据。

即让老百姓知道,他们的日常生活存在大道,并让他们明白这些道理。则天下百姓都是君子,圣人大道就彰显了,盛德大业也就成功了。

朱铭继续说:“显诸仁,藏诸用。可缘用求仁,亦可以仁化用!”

陈渊赞叹道:“善哉,令尊真乃大儒也!”

朱铭又在夹带私货,他想搞出“实学”一派来。

道理藏起来是日用,百姓明白了就能做仁人君子。那么多君子拿来干啥呢?当然是化仁为用,即君子用自己掌握的道理,转化成老百姓的日用。

化仁为用,可以是道德层面的,教导老百姓懂礼守法、尊老爱幼。也可以是发明创造、兴修水利,有了《周易》做背书,今后的杂学也是大道,并非什么旁门小道。

“百姓日用即为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