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0106【百姓日用即为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06【百姓日用即为道】(3 / 7)

识,一本书不读,但他心中有仁,亦可称得大学问家。世间有那小人,学富五车,通读经史,若其心中无仁,也半点学问都没有。”

说着,陈渊扫视诸生:“尔等心中可有仁?”

众皆无言。

陈渊的一席话,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求学不就是多多读书,领悟圣人之道吗?

怎么以仁来区分是否有学问?

陈渊又说:“如何求仁?什么是仁?这就需要明善。明善之法,在于格物致知。极尽物理,这是向外求;反身以诚,这是向内求。君子慎独,格物致知,日行一善,便是做学问的方法。因此,治学要分三步走,即明善、求仁、致圣。读书识字,理解经义,这只是明善求仁的一个手段,而非治学的真正目的。”

诸生还在迷惑之时,那位尖子生闵子顺,像是突然悟到了什么。

他起身出列,朝着陈渊长揖:“晚辈已过而立之年,自负读遍圣人文章,今日方晓治学正道。晚辈愿追随先生左右,明善求仁,十年之内,不再科举。”

这句话,让闵文蔚面子挂不住。

闵子顺是他的族侄,跟他学了二十几年,竟被陈渊一席话拐走了。还说什么“今日方晓治学正道”,难道自己以前教的不是正道吗?

陈渊微笑颔首,让闵子顺先回去坐好,接着开始讲如何格物致知。

朱铭听了一阵,发现此人的学问,介于理学和心学之间。

既向内探索本心,有心即理的味道。也向外研究万物,跟朱熹的格物致知类似,但又只是类似而已,因为朱熹的格物与致知是分裂的。

陈渊还在那里宣讲:“明善求仁,不仅要懂得道理,还要去践行仁义。想谁都会想,说谁都会说,若不付诸实践,到头也是一场空。四个字,经世致用!无法经世致用,学问就白做了。”

“想要经世致用,就不能死读书,得学习一些真本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