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0039【八股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39【八股文】(3 / 5)

细说:“破题,原题,讲题,使证,结尾。破题俺颇擅长,使证则力有不逮,总不能做得进士文章那般畅快。俺的时文老师,也多番纠正过,只是……只是写起来就容易生乱。俺去京城考了两回,越考越艰难,老师都不知该怎样教了。”

朱铭当然不会写八股文,但他知道八股文的流程,而且欣赏过一些明代奇文。

仔细对照格式,此时的经义文,已具备八股雏形,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

经义文:破题、原题、讲题、使证、结尾。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

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正式议论部分,宋代经义文可以随意发挥,而明代八股文细分了好几个步骤。

朱铭不知道该怎么说,又问:“可带了范文?”

白崇彦递上《时文选编》:“近十年的好文章,都在这里面。”

朱铭随意翻到中间,选了一篇来阅读。

很遗憾,虽然写得非常好,但不符合八股格式,放到明代肯定要落榜。

再看第二篇,同样如此。

一直读到第九篇,终于出现八股格式,朱铭说:“研墨。”

白崇彦下意识跑去研墨,研着研着,又觉得不对,自己咋这么听朱大郎的话?

无所谓了,先研墨再说。

朱铭拿来小孩子的毛笔,直接在那篇文章划竖线。

划出一段,标记“入题”。再划一段,标记“起股”。又划一段,标记“中股”……

全部标注完,朱铭把书递回去:“照着这个格式写文章,或许就能轻松得多。嗯……我也是瞎蒙的,或许说得不对。”

两位公子哥,盯着文章和标记仔细研究,再对照书上的其他范文,很快就觉察出有什么问题。

白崇彦说:“这种细分的格式,似乎写起来更轻松。”

李含章皱眉道:“确实更容易,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