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0030【读书少受欺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30【读书少受欺负】(3 / 6)

杂税都不用交,按男丁征发的丁役也不用服,否则孤儿寡母哪存得住这些钱?

严大婆取来块软麻布,润了些菜油在布上,继而解开串钱的绳索,一文一文的小心擦拭。

沈有容也帮忙保养铁钱,免得今后使用时生锈,一边擦拭一边笑道:“今天在茶山,白三郎告诉俺,说能帮祺哥儿进小学读书,还是不用交学费的那种。”

“不用交学费?那可好得很!”严大婆更加欢喜。

王安石创立的三舍法,把全国官方学校,设为小学、县学、州学、太学四个等级。每所学校又有五个年级,百日一考,最快五百天就能毕业。但如果考试不合格,也有可能遭降级处罚,太学生都能直接扔回州学读书。

蔡京上台之后,立即恢复三舍法,并在全国推广官方学校,最终目的跟王安石一样——废除科举!

或者说,已经废除了。

九年前,宋徽宗颁布诏书,正式废除科举考试,士子必须在官学读书,从太学毕业班里选官任用。

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在无数反对声中,只能采取升学和科举双轨制。

目前的情况是:三年一届科举,取进士七八百人。一年一届贡举,选太学生十余人,等同于进士出身。

沈有容继续说:“几年前,官学生非但不交学费,还能在学校免费吃住呢。蔡相公(蔡京)丢了官,朝廷就给改了规矩,州学以下都要给钱才能吃住。”

严大婆有些疑惑:“都说蔡相公是奸臣,他怎待学生那般好?”

“俺也不晓得,”沈有容揣测道,“可能坏人有时也做好事,就跟那些豪强修桥铺路一个样。”

严大婆说:“能一直读官学便好了,能省下许多学费。”

沈有容道:“俺问过白三郎,他说州学不能去读,州学生不许考科举,只准继续升太学。太学只在汴梁有,俺们洋州的州学,两三年才能排到个升贡名额。便进了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