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0020【炒茶构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20【炒茶构想】(3 / 4)

朱国祥仔细琢磨,居然点头说:“也对,这样做事更方便。”

朱铭突然问:“沈娘子泡的茶,你喝了吗?”

“喝了,苦味还能接受,涩味太重就受不了。”朱国祥评价道。

朱铭问道:“你们农学院,有没有茶叶专业?”

“有茶叶系。”朱国祥说。

朱铭追问:“你对宋茶了解多少?”

“不太了解,只跟同事谈起过,”朱国祥仔细回忆道,“蒸茶在明代就淘汰了,新中国为了出口创汇,才重新启用蒸茶法,主要出口到日本、前苏联和俄罗斯。由于市场规模太小,蒸茶在国内一直不成气候。”

朱铭说道:“我也不好意思问沈娘子,是不是所有宋茶都这味道。但通过古书描述,似乎宋茶不加糖也是清香的。”

朱国祥却正好知道:“技术原因造成的。现代蒸茶技术革新过,使用科学手段,涩味大大降低,宋茶就没这种水平。我们院的茶叶系,就曾参与过技术革新,当时我还只是副教授。听同事说,宋茶也分档次。低档的就是这种散茶,卖给平民百姓喝。高档茶叶工序复杂,价格呈几何倍上升,能够完全去除涩味。”

朱铭琢磨道:“也就是说,炒茶代替蒸茶,是茶叶走向大众化的一个过程。让没有涩味的茶叶,价格变得低廉,且更容易制作,不再是富贵人家的专用品。”

“炒茶还能节省采茶时候的劳动力。”朱国祥补充道。

朱铭问道:“采茶环节也不一样?”

朱国祥说:“制茶工艺不同嘛。宋代采茶,上午九点之前就收工,要的就是茶芽带着露水。后来采茶,九点才开始干活,因为带露水的茶叶,炒制的时候会烧尖。如此一来,宋茶的采茶时间就更短,需要投入更多的采茶工。”

朱铭猛拍巴掌:“我算明白了,为啥宋诗里描述采茶场景,动辄几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