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三十七章 让人暖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让人暖心(1 / 4)

朱棣把李景隆拉了起来,他们俩是正儿八经的亲戚,朱棣和李文忠,就犹如徐景昌和朱高煦,而李景隆又比朱棣矮了一辈,从小玩到大,撒尿和泥,放屁崩坑,什么都干过。

此刻心结打开,仿佛又回到了鲜衣怒马的少年时,朱棣满心感叹。

“朕这几日和少师,还有内阁诸学士都聊过,父皇神武英睿,开创大明基业。朕不能丢了他老人家的人,文治武功,都不能放下。文治方面,要修太祖实录,还要修一部类要。当年父皇就想修一部书,编辑经史百家之说,只可惜没有修成。朕准备继续他老人家的事业,把这部书修出来。”

李景隆仔细听着,笑道:“陛下,方才徐通政跟臣说,还要保举臣修书呢!”

朱棣一怔,忍不住笑道:“他一介武夫,也能修书?”

徐景昌笑道:“陛下,靖难四年,光是从陛下这边修书,未免不够准确。如果曹国公能够结合他的安排布置,两相对比,互相验证,修出来的史书,必定是金科玉律,无懈可击。”

朱棣笑道:“这么说,那就让曹国公跟着修书吧。”

李景隆咸鱼翻身,还捞到了一个位置,自然是喜不自胜。

他这个人有个好处那就是知恩图报,毫无疑问,能有如今的局面,全是徐景昌帮忙运作出来的,这小子人不大,本事是真不差。

从今往后,必定唯命是从,马首是瞻。

众人开怀畅饮,纵情畅聊。

朱棣想干的事情是真的不少,修书、打仗,什么都想做,每一样又都要花钱。

“诸位,你们都是当世俊杰,才智过人。朕反复思量过。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放眼大明江山,不论干什么,都没法迅速聚敛财富,大发利市。即便有,可唯恐会对民生不利。只有对外贸易,以海外蛮夷,仰慕上邦风华之心,售出货物,填补国库,才是最稳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