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宋:两个月后穿越,在线急等!> 第58章 天日风力晒盐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天日风力晒盐法!(2 / 4)

风吹日晒,水分蒸发后便能得到盐。

卤就是盐水。

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全出于煎炼。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

海盐的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各代更替,并无明显差异。

光绪二十七年,盐民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

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

从北宋开始,海盐出现晒法,由于技术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所以煎盐仍多于晒盐。

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技术逐渐完善起来。

那些沿海岸线架设的燃烧了几千年的烧锅煎盐设备,自然成了历史的陈迹。

在南方如南岛地区,阳光充足,是晒盐理想的场所。

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海水过滤,制成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存在池中,在阳光下蒸发结晶成盐。

煎盐那样费力,历史上却一直在采用这个方法。

在西南有的井盐区因为煎盐,将周围的树木砍伐光了。

不仅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最后也使得盐井因缺乏燃料而停产。

当然那也是不得已的事情,西南井盐产区光照少,盐工们不可能想到让太阳来晒盐。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岩盐,也叫石盐。

它就是一种特殊的石头,也是一种用途非常大的矿物。

岩盐透明或者半透明,很容易敲碎,有点像冰糖,但味道是咸的。

岩盐埋藏在地下几百米到几千米的深度,经常和石膏,芒硝,还有钾盐哇一起作伴。

它们都是好几千万年以前,因为海水或者湖水蒸发结晶形成。

赵枢想要改进产量,就必须要从海盐晒制法以及岩盐上改进。

海盐晒制,赵枢已经有比较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