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银狐> 第三十六章 撤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撤兵(1 / 7)

柴桑县,濒临长江,是长江入彭蠡泽的入湖口,扼守住了荆州江夏入侵扬州豫章的通道。

历史上不管是黄祖进攻豫章,还是孙策孙权屡次进攻江夏,都离不开柴桑。

双方要么是围绕着柴桑县来进行战斗,要么是从柴桑县出发北上。

可以说这里是扬州与荆州之间最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与江北的寻阳县一样,是一处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然而连日来的暴雨气候却是一件让人始料未及的事情。

暴雨不仅把长江水位抬高了很多,连地势颇高的柴桑县都灌进了江水,把北面城外码头,也就是后世九江市市区几乎全部淹没。

在汉代,九江市西面的赛胡、八里湖是跟长江连在一起的,这样加上九江市市区,形成了天然的港口。

同时柴桑城东面是庐山,西面是九岭山余脉,北面是浩浩荡荡的长江和彭蠡泽,南面是连绵重叠的庐山和九岭山余脉的丘陵地区,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但正因为如此,也限制了柴桑往西、南两面的出行的道路。

如果从柴桑走陆路的话,就得连续翻越三条山脉才能回到江夏,或者往南绕道南昌、长沙才能回荆州,因此船只几乎成为了柴桑地区百姓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

可现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船只几乎无法出港口,即便是出了港口,也很难在彭蠡泽和长江上航行,一旦风浪再大些,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所以在运送粮食的船只倾翻在长江,下一批粮食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到之后,黄祖就不得不考虑退兵回江北寻阳的问题。

建安十年六月九日,正被风雨笼罩的柴桑县衙内,黄祖于厅中召集诸将议事。

厅内众人云集,其中高级军官张虎、陈生、苏飞、邓龙等将领俱在,加上一些主簿、长史、曹史等左吏,大大小小有二三十余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