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狂野北美1846> 第809章诱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9章诱饵(3 / 5)

熟的两代产品,并且在研制更新型的中型坦克,走在了世界装甲兵发展的前列。

继t-1“野狼“坦克之后,t-2“美洲野牛”坦克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大唐帝国陆军和皇家禁卫军,尤其以品质优良,耐用性好而著称。

t-2“美洲野牛”坦克采用保经考验的坚固底盘,能够维持长达320个摩托小时无故障,这一水平比欧洲各国研发的坦克高了一个数量级。

这是因为大唐帝国国土广袤,对坦克的耐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哪怕牺牲装甲和火力也在所不惜。

所以,t-2“美洲野牛”坦克装甲并不厚实,其装备的 40毫米短管主炮加重机枪配置,火力也不出色,七成以上的功力都用在了装甲底盘上。

这样的产品并不符合欧洲大规模战争的需求,反而有些鸡肋的感觉。

这是因为欧洲各国普遍领土疆域不大,可供回旋的余地小,在大兵团作战中,每平方公里承受的炮火压力高的可怕。

欧洲战场较为发达的铁路设施,可以让他们有条件将坦克运输到距离战场较近的地方,所以对摩托小时无故障这一指标要求较低。

英法德等国大多在30~50摩托小时之内,既不注重耐用性也不注重速度,更注重火力压制。

以英国研制的马克一型和二型坦克,法国圣沙蒙坦克,德国a7v坦克为例,全都是体积惊人的大家伙。

其坦克装备的人员从7~14人不等,往往装备1~3门火炮,3~6挺机枪,速度在每小时10公里以下,仿佛一个笨拙而缓慢的移动钢铁堡垒。

英国的马克坦克就有“陆地巡洋舰”的称号,分为雄雌两种,

雄性马克1型坦克全重28吨,装配两门57毫米6磅火炮,和4挺哈气开斯机枪,坦克乘员14人,火力异常凶猛。

雌性马克2型只装备6挺机枪,没有火炮装备,是开阔战线中的钢铁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