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狂野北美1846> 第633章1876年的纷乱局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3章1876年的纷乱局势(3 / 7)

为主的世界列强注意,他们现在有更头疼的麻烦要处理。

1875年秋,小亚细亚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暴发生大饥荒,大饥荒在新的一年愈演愈烈,奥斯曼帝国财政濒临崩溃,列强干涉的阴影笼罩全国。

伴随着巴尔干起义此起彼伏,奥斯曼帝国军队实施了残酷的镇压。

但是按下西瓜浮起瓢,整个巴尔干地区伴随着民族觉醒运动处处烽火,这让奥斯曼帝国焦头烂额。

在这种形势下,其国内政治斗争炽热化。

1876年5月30日

阿卜杜·阿齐兹苏丹被推翻,另立穆拉德五世为苏丹,仅仅三个月后,8月31日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推翻了精神错乱的穆拉德为新苏丹,一年的时间三易其主。

伴随着民族意识觉醒,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相继爆发了大规模起义,并很快波及到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这两个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

奥斯曼帝国对起义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却未能控制局势的变化,其在巴尔干的统治开始动摇起来。

在这个风雨飘摇之际

沙皇政府察觉到了机会,不失时机的打着“拯救土耳其帝国压迫下的基督徒”和“保护斯拉夫兄弟”的旗号,开始插手干涉奥斯曼帝国内政。

沙俄先是通过外交途径向奥斯曼帝国施加压力,但效果并不显著。

它所提出的集体保护斯拉夫人的建议遭到了英国,法国和唐国的反对,世界列强们在巴尔干问题上立场出奇的统一;

那就是防范沙俄借此发难,试图肢解并大幅侵吞奥斯曼帝国土地,将黑手伸向温暖的地中海。

随后,沙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倡议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实行自治,这也遭奥斯曼帝国断然拒绝。

但这一切

并没有能够沙俄收手,这个对殖民扩张有着着魔般迷恋的东斯拉夫大帝国,很难抑制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