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狂野北美1846> 第562章平民生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2章平民生活(3 / 7)

货,壮劳力辛辛苦苦一个月下来挣个八、九块钱,基本上顶了天了,吃的是一份辛苦饭。

这些车夫们大多移民有一些年头了,积攒了钱置办了马车运货,每个月下来怎么也得赚上一百三四十块,这相当于帝都长安普通职工一年的收入。

更厉害的就是货车主了,这些大都是早年间的移民,随着帝国的崛起而迅速发家,能够豪掷上万块购买货车,一个月下来轻松五六百块到手。

除去人工,燃油,维修,税收等各项开支,落进口袋里的怎么也得有400多块,一年就是近5000块。干得好的还不止这个数儿,一年半拿回本钱不是梦。

运输费用为什么这么高?

这是源于当今时代落后的人力运输水平,在帝都长安这样世界顶级水平的海运码头上,巨大的货物流转数量以及新型码头装卸吊机使用,催生了海量的运输需求。

人力运输的效率低下,但在全世界各国港口是普遍的运输方式,自然就有相应的运输价格水准。

在大唐帝国一些偏僻或设施较为落后的港口同样如此,主要以人力板车,骡马拖拽板车和马车运输为主,昂贵的货车运输远远没有普及到这些地区。

人力板车运输价格决定了总体运输价格的下限,一辆人力板车累死累活干一天,也不过赚上四五角辛苦钱,一个月下来十几块钱顶天了,再少就没人肯干了。

重型4轮马车和货运汽车运输的量又大,速度又快,当然更赚钱了。

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唐帝国充满了机会,就像码头上卖烟摊档,卖茶水摊档,卖窝窝头大饼子摊档,卖茶叶蛋瓜子啥的摊档也都蛮挣钱,要不然谁摆这玩意儿?

就像卖卷饼的摊档,哪怕一份卷饼只挣一分钱,一天卖出200多份也是二块多钱毛利,缴纳了码头上一半的份子钱以后,也能落下不少。

在9号码头上工的足有1.3万多人,各种摊档铺子好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