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狂野北美1846> 第176章走别人的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走别人的路(3 / 5)

外泄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后膛装填火炮射程近,威力小。

于是欧洲火炮将炮尾完全封闭,整个儿铸造为一体,前装滑膛炮得以大流行,并迅速统治了16世纪到19世纪的三百多年欧亚战场。

前膛炮和后膛炮最明显的区别,是看炮尾结构。

前膛炮的炮尾相当简单,炮身铸造为一体,没有开口,为了提高炮管强度,炮身和炮尾设有数道加强箍,炮尾有铸造成型的尾纽或钩环,用于缠绕绳索。

所以,炮尾的的尾纽或钩环是前膛炮的主要特征,海军装备的前膛炮还有大型炮座,用于火炮发射后的后座~复进,循环往复。

前膛炮也可使用机械击发。为了提高点火效率,也为了雨雪天等恶劣天气的作战,在19世纪末,英国发明了燧发式击发机,用于前膛火炮的发射。

燧发式击发机属于前膛炮火门发射的形式,只能用于火炮炮尾的上部,不能用于炮尾中间,原理与燧发火枪相同,使用机簧打击燧石发火的形式引燃发射药。

当今时代

研发后装线膛炮压根不存在技术难题,这只不过是一张窗户纸,用手轻轻一捅就破。

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爵士唯一革命性的发明,就是“金属螺式炮闩”,再加上弹药筒和膛线,后两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

李察一行在柯尔特武器公司待了小半天,就后装线膛火炮的设计思路聊了不少干货,就差直接手把手将图纸设计出来了,这引发了塞缪尔-柯尔特伯爵的极大灵感,抓耳挠腮的有些坐不住了。

国王一行刚刚离开,塞缪尔-柯尔特伯爵便带着十几位工程师助手一头扎进实验室里,开始了废寝忘食的研发工作……

柯尔特武器公司位于四道岭镇,继续向里深入,经过五道岭镇以后眼前豁然开朗,巨大的山谷腹地中农田连绵不绝,高大的荷兰式风车伫立在河边,灌溉沟渠延伸到极远处的山脚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