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狂野北美1846> 第135章吃瓜欧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吃瓜欧洲(3 / 6)

拉瓦莱蒂侯爵重申法国几百年来获得的特权,并不惜以武力相威胁。

欧洲舆论界普遍分析,面对法国强大的压力,苏丹恐怕撑不了多久,很大概率会同意。

若真是如此

无疑将激起沙俄皇室的滔天愤怒,沙皇自诩为“圣地保护者”,1774年《库楚克—开纳吉条约》中,规定东正教教会有高于天主教会的豁免和特权,为俄国沙皇这项权利提供了国际承认。

如今欧洲各国舆论的中心点就是;是否会因此爆发大规模战争?

法国人一直不安稳,四处拱火,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所谓的“东方问题”和“圣地问题”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综合性问题。

进入19世纪以来

由于奥斯曼帝国的衰弱,其庞大的领土和幅员让英、法、俄、普、奥等欧洲各列强垂涎欲滴,都想在这块肥肉上划拉一口,这就是“东方问题”。

耶路撒冷处于奥斯曼帝国领土范围内,在这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强盛的时候,谁都不敢说什么,法国因此也美滋滋的当了几百年“圣地保护者”。

这个基督教看重的头衔在奥斯曼帝国一文不值,但却足以让欧洲各国抢破头,尤其是沙俄,更是必须得之而后快。

在1768年至1774年爆发的俄第5次俄土战争中,沙俄终于得偿所愿,抢到了这个“圣地保护者”的荣耀。

法国佬这时候插手进来,其目的就是挑动暴躁的俄国毛熊,反正俄国毛熊与法国中间隔着奥匈帝国和普鲁士。无论如何煽风点火,也伤不到法国的一根毫毛,只能把一口恶气撒在奥斯曼帝国身上。

俄土战争一旦爆发

四国神圣同盟条约自然瓦解,人头都打成狗脑子了,还怎么共同对付法国人呢?

这就是法国皇帝路易-波拿巴打的如意算盘,他采用的是阳谋,各国都知道法国不怀好意,但却奈何不了法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