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狂野北美1846> 第105章进退维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章进退维谷(3 / 5)

线战场,这不是舍本求末吗?

那么,援军从何而来?

美国是民主国家,总统和议会的权力互相制衡,想要扩大战争规模,进行第3次全面战争动员,必须要得到议会批准。

问题在于

当前美国南北矛盾极为深刻,在西部前线连番遭遇失利的消息传回后,各种无政府主义和独立主义甚嚣尘上,社会动乱加剧。

议会中,以南方代表为首的反对战争声音高涨,这给美国政府推动第3次战争动员议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议会表决通过阻碍重重,前景不容乐观。

美国联邦政府拥有二千万人口和63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然而却划分成矛盾极深的南北两大阵营,无法形成合力。

再一次进行全面军事动员,可以预料阻力重重,南方蓄奴州一定会拖后腿,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当战争进行的一番顺利,高奏凯歌之时,国内隐藏的矛盾就能够得到很大缓解,南北双方一致对外,前方战场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用虚假的繁荣和对外战争掩盖内部深刻矛盾。

而当战争一再遇挫,国内各种反对势力和分裂倾向便沉渣泛起,在以英国为首的国外势力指使挑唆下,纷纷跳上舞台表演。

这让布尔克总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火焚丹佛事件一旦传出,对政府声誉又将是一次严峻考验。

最佳的方案;

是在南方取得大捷的稍后某个时刻,悄悄放出这个消息,用胜利的喜悦冲淡“丹佛惨案”的冲击力。

美国联邦军参谋长阿瑟-坦普尔少将和陆军部长乔治-莱文森首当其冲,承受着总统波尔克的严厉训斥,连带着国务卿斯利姆-拉夫一起跟着倒霉。

可问题终究要解决,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弗兰克·吉尔胡里将军率领的西征军队因为物资缺乏而崩溃,阿瑟-坦普尔少将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美国民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