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太师> 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体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体系(1 / 4)

常府门口挂了征讨朝鲜的牌子,南京城一下就热闹起来。

这不是朝廷指派,而是愿者报名。

风,从南京传遍整个直隶。

谁想去辽州开创基业,那就报名跟随吧,只要仗能打赢,常茂这位将来的辽王,自然会论功行赏。

这算是投机还是淘金呢?

或许纯粹些,便只是功利的驱动,去辽州的口号一下传遍了整个南京城。

常茂只感觉一觉睡醒,自己的家门口就排起了长龙。

何止是常茂家,五军府里现在也是热闹的紧,连带着京营。

很多中下层的将校收到风,纷纷写信往五军府里请愿,想着能参与到明年的朝鲜战争中。

“以前打仗,朝廷指派,大家听命服从,现在打仗,大家打破头的往前挤抢着去,这积极性和热情劲,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吧。”

杨士奇带着通政使司十几个文书做了简单调研,看到的场景让其由衷赞叹。

长见识啊。

要说军人积极参与打仗,文人积极参与辽州建设还能理解,那商人的参与才是真让杨士奇大开眼界。

南京城四大粮商之一的范家,竟然能跑到常茂府上,提出要赞助一百万石军粮还三十万两军费!

为旳,只求以后能将产业搬到辽州,在辽州扎根经商。

“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往朝廷要有什么大动作,商人个个吓的藏起来,生怕朝廷摊派到头上,从他们腰包里掏钱掏粮,这上赶着往朝廷送的,还真是头回见。”

无商不奸,常茂虽然感慨,但也能明白。

辽州一旦建制,意味着将是一个政权诞生,这得是多么令人眼热的巨大利益。

虽然辽东很大人口却很稀少,但若是真把朝鲜平定下来,那就相当于一口气多出七八百万丁口,加上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