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462章:以史为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2章:以史为鉴(1 / 7)

现如今,原国的人口约在六百五十万左右,其中的四百八十万是智氏的直属人口,剩下的人口来自韩氏、狐氏、钟氏、张氏等等家族。

以这样的人口规模,毫无疑问已经是诸夏区域的最多,不过大多数人口比较集中,导致大片的土地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比如说,智氏直接管控的“邯郸”和“邺”范围内集中了将近七十万人口,另外就是“原”地的十多万人口和“温”地的二十多万人口,仅是这四个地方的人口就超过百万之众。

后世被称为河北的区域,土地面积极为广袤,合起来的人口却是不超过三十万,又以放牧谋生的人居多。

不用仔细观察都能确认一点,农业越是发达的地方,人口的密度就越大,相反农业发展状况越差的所在人口数量就越少。这个也符合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没有粮食产量作为支撑,很难养活超过产出的人口。

先不论是来自哪个家族,智瑶治下的人口已经有六百五十万左右?

以某些王朝的情况而言,二十个人养一名士兵会是很健康的标准,原国长时间维持动员三十二万左右的兵力,不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那是某些王朝,春秋战国的情况则是特殊一些。

现在的生产地比较集中,并且中枢对地方的控制更为严密一些,动员能力超乎想象。

用历史上的一些例子,兵力动员达到全国人口的十比一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乃至于动辄发生举国动员的情况,全国仅有五百多万的人口都敢动员出八十万的大军,其中还没算上维持后勤补给的民伕的数量。

“宋军还是挺能打的,至少会比去年碰上的楚军更难对付。”

“接下来郑国面临灭国危机,他们肯定要拼命,不得不谨慎对待。”

“楚军需要救出困在‘新郑’的本国君臣,他们的战斗意志也会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