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58章:引领时代风潮的吴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8章:引领时代风潮的吴国(1 / 5)

“除却我与楚,吴、齐今岁之战,用兵之众,冠于列国。”魏驹说道。

这个并没有说错。

晋国和楚国打过好几场双方用兵规模在十万以上的战役,其他国家的用兵规模达不到那种程度。

现在,十万吴军北上,齐国也动员了十万部队,以参战人数来说确实规模浩大,并且极具有时代意义。

什么意义?只说明除了晋国和楚国之外,其他国家的战事规模也开始变得越大,极可能让剩下的国家开始效仿,后面爆发的战争会在用兵规模上越来越多。

魏驹有这样的认知,说明他窥探到了未来。

智瑶说道:“不知吴军、齐军是否征召黎庶?”

那个“士不教,不得征”在晋国身上被贯彻,南方的列国则是不讲究这一套。

曾经极为鼎盛的楚国,屡次出征也不一定全是经过训练的士兵,好些是从周边蛮族拉的壮丁。

民风跟楚国差不多却是比楚国更不讲道理的吴国,他们好几次面临失去国祚的危险,早早就拉普通黎庶上战场了。

吴国跟越国的交锋,双方根本没有顾忌黎庶生死,打的就是一种总体战。

所以,楚国、吴国和越国跟中原列国早早就不一样,没有战争让普通黎庶走开的习俗。

随着晋国与楚国一再争霸,楚国某种程度上被中原列国所同化,渐渐不再拉普通黎庶上战场,后面更是不再拉蛮族的壮丁。这是楚国君臣发现兵源素质越差会输得越惨,洞悉了军队要重质量,不要去追求数量。

可以看到的是,楚国跟晋国交手的次数越多,后面越来越不看重军队数量,渐渐追求军队质量,乃至于搞出了“左右广”这种精锐部队。

魏驹嘴角勾了一下,有点嘲弄地说道:“齐国内乱不止,何来十万‘士’、‘徒’、‘羡’。再则言,齐灵公始,齐国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