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46章:讨厌的熊孩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讨厌的熊孩子(1 / 5)

智瑶听到消息的第一瞬间,产生的想法不是自感到豪,而是在想:“楚国君臣这是在搞赵鞅的心态啊!”

晋国当前的“元戎”是赵鞅,然后楚国表示赵氏啥都不是,他们忌惮的是两次率军击败诸侯联军的智瑶,等于轻视了赵氏能量,比较尊重智氏的实力。

两次率军击败联军的智瑶自豪吗?那是肯定的事情。

只是吧?诸侯之间也分强弱,比如现阶段任何一个国家想要争霸,只有晋国表示服了,才算是接过霸主的棒。

齐国曾经称霸,不是那是齐桓公时期的事情,后面接过“棒”的是晋国,中间楚国打赢“邲之战”后一度称霸,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霸权,变成了晋国和楚国争霸的局面。

郑国也称过霸?他们的称霸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而所谓的郑国称霸跟齐国和晋国都不一样,仅是得到周天子的允许,能够调解诸侯的纷争,并不是在国家综合实力上达到霸主的程度。

说白了吧!春秋时期的称霸,并不是唯我独尊或具备横扫天下的实力。起初的情况是,某位诸侯能够替周天子行使部分职能,也就是郑国的那种情况,另一种则是齐国本身实力够又提出的“尊王攘夷”宗旨了。

管仲提出“尊王攘夷”时期,其实就是诸夏文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北方各种狄、戎、胡强势崛起,中原地带也有大量的戎人侵袭各国。

当时的齐国作为诸夏体系的老大,齐桓公干了“九合诸侯”的事业,不但解决掉了各种异族的威胁,还让包括齐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得到领土上的扩张。

简单说就是,齐国带着一帮诸侯国消灭了很多异族,然后死去的异族不再需要土地,诸侯商量着把那些土地瓜分了。

仅仅是管仲执政时期取得的成就,直接让很痛恨齐国的孔子讲了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话,并且管仲的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