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三十九章 清虏细作汉洲见闻录(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清虏细作汉洲见闻录(三)(2 / 7)

,然后再寻机逃回大陆,回到我大清地界为好。

“梁掌柜,俺从民政部和警察部得来的消息,最近一段时间,对个体商贾和私人民众离开汉洲本土和几个海外领地进行了特别管制。所以呀,你的申请未必会得到许可。尤其是像你这般,移民俺们齐国尚不足三年,多半不会许你离开。”

“啊?”梁云安脸色变了变,“为何如此?齐国不是一直宣扬要给予我普通民众更大自由,更多的生活保障,更有希望的未来吗?”

“自由、保障,以及希望的未来,那必须要保证我齐国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才能让所有民众获得这一切。”吴善明笑着拍了拍梁云安的肩膀,“你此前在大明境内,想必更加能体会安全和稳定的环境,是多么珍贵。”

--------------------

7月16日,北口。

梁云安随着几名商人一起下了船,踏上坚实的陆地后,不由长长吁了一口气。他到底还是没有获准前往巴达维亚,反而在与一众皮毛商人申请前往汉洲东部地区时,却被立即准予通行。随后,一众人等便乘坐一艘汉洲运输总商社旗下的定期航班运输船,踏上了前往威海的行程。

这座距离建业城约七百公里的沿海小城,建立于二十多年前,是齐国最早设置的一处前往汉洲东部地区的补给点。

如今,该地区人口已有两千三百余人,分布在沿海一片平原地带。因为这里土地并不是很肥沃,除了少量种植玉米、土豆、红薯以及蔬菜、瓜果外,大部分居民以放牧牛羊为主。当然,因为位于海边,丰富的鱼获资源,也是该地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此地建有一家小型的鱼类罐头厂。

北口城的规模很小,方圆不到八百米,人口也仅五百人,城中只有零星几家旅店、餐馆,为过往的旅客提供必要的食宿需求。

其实,在汉洲本土境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