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十五章 夏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夏狩(2 / 7)

如果,时间线再拉长一点,算上从我大清刚入关往攻山东、登来时,那我大清折损的能臣宿将就更多了。

这齐国兵马,俨然成了我大清最为难缠的对手。现如今,不论是八旗部队,还是众多的汉军降附部队,只要闻知有齐国兵马攻来,无不惊惧异常,就算是遥遥对峙,也是谨慎万分。情非得已,万万不敢与之浪战。

有鉴于齐国兵马与明军频繁侵袭我大清沿海地带,数年前,在攻陷登来后,清廷便立即在沿海地区展开了迁界禁海行动。规定:从濒海三十里左右,到濒海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

总之,让对于明齐海军朝发夕至的辽东、天津、山东、江淮等海边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个沿海地区,成为一个无人区。在这大片无人区,坚壁清野以削弱明齐海军的登陆作战能力。这是一个极其针对性的政策,对于敌方机动性较强,而己方海岸线冗长无法处处防守的制敌策略。

“勒期仅七日,远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五日,逐骑即至,一时跄踉,富人尽弃其赀,贫人夫荷釜,妻襁儿,携斗米,挟束稿,望门依栖。南起江淮,北抵辽东,数千里沃壤捐作蓬蒿,土着尽流移。”

时人描述“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石之粮,饿殍已在目前。……”

迁移的同时,就是烧。“稍后,军骑驰射,火箭焚其庐室,民皇皇鸟兽散,火累月不熄。而水军之战舰数千艘亦同时焚,曰:‘无资寇用。’”

顺治十二年(1656)正月令谕:“着命南北洋百姓于重要关隘处砌筑界墙,从江口至金州。墙阔四尺,高六尺,每户计筑二丈一尺。界口起了望楼一座,遇海另筑界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