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二七四章 “汉萨”之间的嫌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七四章 “汉萨”之间的嫌隙(2 / 7)

自于闽人三十六姓的选拔,琉球士族的教育自然也要依赖于明人,至于琉球王国中大小官员和文吏,更是深受大明影响。

不过,甲申天变,清虏入关,大明一度危如累卵,琉球与大明之间的朝贡关系也就此断绝十余年。而十几年前,一群自称为大明水师官兵的武装势力,占据了琉球以南数百里的几座岛屿,每年不断的有舟船往来,转运大量的明人在此寄居。

后来通过慢慢接触,琉球人却是搞明白了,那伙强力武装哪里是什么大明水师官兵,而是来自遥远的南方大陆--汉洲的齐国,他们占据几座岛屿,以此为移民中转地,不断地从大明转运难民,返回汉洲本土。另外,他们还往大明派驻了数十艘战船,千余官兵,扶助大明抵抗清虏的入侵,而且还屡屡挫败清虏的进攻,数次挽大明于危难之中。

齐国在这十余年来,逐步显现出的强横海上武力,不但连大明的郑家都为此忌惮不已,更是深深地震慑了萨摩藩,使其减缓了对琉球的进一步入侵和控制。

不过,在数年前,齐国却伙同萨摩藩将走私日本的贸易做得风生水起,各类货殖大行于日本市场,俨然成为郑芝龙之外的第二大海外贸易供应商。

而扼守琉球王国首里外港要冲的浮岛,在这几年汉萨走私贸易当中,获得了快速发展。整个“唐村”人口也突破两万之多,居住范围也扩展至首里外港,使得城中遍布酒楼、食肆、茶铺等各类商业设施,已成为琉球王国最为重要的贸易港口。

今日,抵达首里港的三艘齐国战舰,吸引了无数众多小贩的目光。他们背着箩筐、端着簸箕,扛着麻袋,蜂拥地冲到码头,不断向那些下船的齐国海军官兵兜售各种新鲜水果和手工制作的小玩意。

这些齐国海军官兵,饷银丰厚,出手也大方,指头缝里随便露一点银钱出来,就足够这些小贩数日贩卖所得。

到港的舰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