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二三五章 朝鲜的“北伐”建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三五章 朝鲜的“北伐”建议(2 / 7)

使者前往日本长崎,责问于对方,是否纵容包庇倭寇海盗之行。如此,我们也做到了先礼后兵,不至于师出无名。”

日本德川幕府自发布锁国令后,除了大明、荷兰东印度公司可前往长崎进行贸易外,禁绝任何外来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和文化交流。但在整个日本,却额外开了三个对外窗口,一个是萨摩藩控制下的琉球进行的朝贡贸易,一个是占据了虾夷地南端的松前藩,与虾夷阿依努人、东北地区的鄂伦春人和库页岛土着进行的山丹贸易,最后一个就是位于对马岛上的对马藩与朝鲜进行的倭馆贸易。

原来的琉球朝贡贸易,现在完全被齐国主导的“走私”贸易所代替,萨摩藩从琉球大量进口齐国所产的各种工业制成品,然后转手倒卖与九州各地大名,甚至将贸易渠道延伸至本州岛,贸易量直逼幕府所开设的长崎对外口岸。

而松前藩所进行的山丹贸易却面临日渐萎缩的状态,盖因永初朝廷大量移民云州(今北海道),不仅垦荒屯田,还将所辖地区的部分阿依努人进行归化宣慰,变成大明领地内的牧民和苦力,同时也在云州北部沿海地区建立了北关据点(今日本北海道稚内市),直接截断了松前藩所进行的山丹贸易。

而对马藩更加悲催,倭馆贸易直接于八年前(1643年)被齐国生生掐断。那年,齐国陆战队和乡兵协同永初朝廷登来镇官兵不仅一举夺占了济州岛,还纵兵肆虐朝鲜沿海,袭破东南重镇东来(今韩国釜山市)。随后几年,不论是永初朝廷官兵前来“刷”战斗经验,还是为了补充登来物资,一波又一波军队,频频攻掠朝鲜沿海。粮食、牲口、皮毛、铁器、布匹、东珠、人参,甚至年轻妇人,都是对方抢掠的目标。

最初,朝鲜的守御厅和御营厅官兵还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阻击和反抗。但被随行的齐国陆战队和乡兵一阵火力输出,造成数百乃至数千官兵伤亡后,部队一再溃败。最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