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二十八章 东部大开发(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东部大开发(五)(2 / 4)

。跟前两年威海府和云阳地区的做法,如出一辙!”

“哎,这优惠政策一出,不知道又会引来多少竞争同行呀!”向贵全却叹了一口气,“为了保持我们的先发优势,看来,还得去拜访一下这位民调处转任过来的总管大人。最起码,要保证我们贵全粮油坊未来两三年内的政府优先采购权。我们可是大兴地区,最早的一批投资者,为他们的发展也是出了大力的。”

两年前,汉荷战争还在进行的时候,向贵全的粮油坊在建业府不仅面临政府控制下的汉洲粮油总商社的强大竞争,而且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私人资本也开始陆续进入粮油加工行业,使得他旗下的“贵全”粮油坊变得增长乏力。为此,他在闻知汉洲东部的威海地区,正在打造本土最大的棉纺中心,规划了许多相关工场入住其中,移民人口也是对该地区有一定的倾斜。

随即,向贵全不顾荷兰武装商船可能存在的拦截、袭击的风险,与几个要好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到了威海,并开办了数家粮油加工场。他们的到来,受到了威海地方政府的热烈欢迎,当即给他们这些民间商业资本予以两年的免税优惠政策,同时还对他们的用工需求,也是尽力满足。

接着,南边的云阳地区数个定居点相继设立,他们这些尝到了先发优势红利的商人立刻随之跟进,粮油、皮革、家具、被服、造纸、陶瓷、小五金等一系列满足日常生活用品的工坊陆续建立起来,很好的满足了当地民众的需求。

然而,不幸的是,随着汉荷战争的结束,汉洲本土骤然涌进来数十家来自巴达维亚华商,他们不仅开始涉足汉洲本土至巴达维亚,乃至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岛等之间的海上贸易,而且,还大量地投入金银,在汉洲本土建立各种工坊厂矿。

建业府、威海府、云阳地区,甚至帝汶岛的新乡城(东地位南部沿海小镇苏艾)和威远岛的威远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