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四十章 东线的回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 东线的回返(2 / 6)

城和热兰遮城。

董风山将周二贵所说信息默默记下,同时又让他书写一份,带回汉洲。

随后几天,周二贵于广州市场上购入大量稻米、小麦、杂粮以及其他各类生活物资,搜罗了百十个北方逃难至此的流民,装入三艘飞鱼船上。

考虑到需要这些流民在琉球那个小岛上建设营地,开垦部分农田,还要防守自卫。董风山又添加了些农具和数十刀剑和长矛采购要求。

1639年1月2日,董凤山在广州停留十余日,在陆续将一百二十多个流民和众多物资装运至三艘探索船只上后,扬帆起航,驶出珠江口,然后转向东方,朝琉球而去。

四天后,抵达了那座被当做后期移民补给点的小岛(宫古岛)。岛上留守的张琪生等十余人竟然在二十天的时间里,指挥那些一百余琉球土人和三十多个倭寇俘虏在距离岸边一公里的高坡上修建了临时营地。

方圆两百多米的营地,砍伐了大量的树木,然后打入地下一尺多深,简单地扎成了一排木栅栏,将营地围成一圈,勉强可以对付一些武力稍弱的海盗袭击。

“过些日子,俺们就返回威远岛。你留在这里,能应付吧?”董凤山看着张琪生说道:“等俺们再来这里,估计最少也是两三个月以后了。”

“无妨。你带来的粮食虽然无法支撑三个月,但我们平常组织那些流民和日本破落武士下海捕点鱼,估计也能捱些日子。”张琪生笑着说道:“你们下次来的时候,得多带些火炮、火枪来。要不然,荷兰人或者日本那个南边的萨摩藩要过来的话,我只能带着这些流民投降了。”

董凤山看着张琪生稚嫩的面孔,不免有些感慨,三年前的懵懂少年,如今已经可以在这荒岛上面独当一面了。

1639年1月10日,董凤山留下张琪生等十余人,起帆南下,朝中途岛(今帕劳科罗尔岛)的方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