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四章 天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天工(2 / 5)

色色,有官员,有学堂里的教谕和学生,有匠人,有农人,甚至还有军汉。虽然,他们在看书和抄录书籍的时候,会时不时地侧身询问周围同伴,是否认得或理解其中的某些生僻字句。

看得出来,有些人识字不是很多,但他们眼神中流露出渴望获得知识的神情,深深的刺激了宋应星。这汉洲,似乎蕴藏了某些不为人知的力量,驱使着许多人,努力地想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他和王徵也走访了城中的居民和城外乡屯的农人,得到了一个非常确定但又令人吃惊的事实,,汉洲的人都能吃饱肚子。虽然他们吃的东西看着比较粗粝,以玉米、土豆、红薯,以及高粱等粗粮居多,但对于以前徘徊在饿死边缘的饥民来说,能吃饱肚子,已经是件很幸福的事了。

原以为,汉洲当政之人,定是克扣了此地大量的细粮,以满足自身的穷奢极恶。但在走了几个乡屯之后,宋应星立刻就知道,是自己恶意地揣测了汉洲当政之人。

盖因,汉洲初立仅三年,土地贫瘠,小麦、大麦、稻谷等细粮要么是暂时无法生长种植,要么就是产量极其低下。汉洲每月会花费大量的银钱,从那个巴达维亚、占城、柬埔寨王国等地,采买上万石稻米,来满足三万余汉洲之民的口腹。

尤其令他欣慰的是,汉洲当政之人,没有因土地的贫瘠而放任农事的荒废。他们自从获得《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有关农事的书册后,立刻将其中种植、选育、田间、休耕等相关内容刊印多册,交于主管农事的官员,对所辖之地的农田生产进行科学指导。也许,再过些年,这汉洲北部之地,完全可以实现大部分粮食类别的自给。

“长庚,以为这汉洲何如?”王徵站在藏书楼的窗前,看着外面生机勃勃的建业城,轻声问道。

“虽然粗陋,但其进取之心,重教之心,让人激叹。十数年后,其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