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 第十五章 一征高句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一征高句丽(1 / 11)

由于高句丽国王高元没有像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一样,来隋朝觐见,隋炀帝大动肝火,决定亲率百余万大军讨伐高句丽,而这个动作最终带领此时鼎盛辉煌的大隋王朝,驶向万劫不复的深渊。高句丽问题到底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隋炀帝为何非要如此大动干戈?

一、出征原因

隋炀帝即位后,短短几年时间,不但修东都、开运河,巩固了国内统一和促进交流,而且北出西巡,在塞北和西域都宣扬了大隋的声威。隋炀帝创造了汉武帝以后几百年间从未有过的富强局面,让隋朝的国力达到了极盛。当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办这么多大事,也让天下百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隋炀帝就此罢手,休养生息,那么,国家和人民都会逐渐安定下来,投入正常的生产生活,没准儿隋朝会成为历史上一个难得的黄金时代,犹如后来的唐朝。可惜,历史从来不允许一厢情愿的假设。事实上,隋炀帝并没有让人们休养生息,恰恰相反,他接连三次大规模远征高句丽,把老百姓从工地中又拖到战场上,最终引来天下骚动,群雄并起,不仅让隋炀帝本人身首异处,盛极一时的大隋帝国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灰飞烟灭。

高句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隋炀帝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非要攻打它呢?

要想弄清楚隋炀帝出征高句丽的原因,还得先了解一下高句丽的基本状况。

所谓高句丽,是建立在今天朝鲜半岛北部和辽东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定都在今天的平壤,当时的统治者名叫高元。隋炀帝为什么要打高句丽?一个直接的原因是,高句丽的国王高元没有像突厥等其他少数民族那样,到隋朝来朝贡。

这还得追溯到隋炀帝北巡的时候。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北巡塞北草原,临幸启民可汗的牙帐。当时,高句丽也正派了使者到启民可汗那里。启民可汗当时已经向隋称臣,对这个情况不敢隐瞒,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