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 第五章 千秋运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千秋运河(1 / 11)

说起隋炀帝,无论如何也绕不过他开凿大运河。有人说“种柳开河为胜游”,批评隋炀帝仅仅为了满足个人巡游江南的私欲,就大兴劳役,陷民于水火;也有人说“至今千里赖通波”,称赞大运河的开凿为沟通南北做出了贡献。隋炀帝开凿运河,真的只是为了饱览江南美景吗?大运河对中国历史又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开河原因

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过去老人家吓唬不听话的小孩子,常常会说:马虎子来了。小孩听大人说得如此严肃,也会安静上一阵子。这吓人的“马虎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其实,马虎子真正的读法应该是麻胡子,大名叫麻叔谋。而说起麻叔谋的可怕之处,又涉及隋炀帝时期一个最著名的工程——开凿大运河了。

隋炀帝修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有名的程度和秦始皇修长城属于同一个重量级别。基本上,人们只要想到秦始皇,就会想到修长城;想到隋炀帝,也一定会想到开凿大运河。如果隋炀帝的一生,只允许探讨一件事,那么,没有任何其他选择,要探讨的一定就是大运河。既然大运河如此重要,那么就要了解一下,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究竟是怎么修成的?还有,大运河对隋炀帝、对中国历史,又意味着什么?

就在大业元年(605)三月二十一日,隋炀帝刚刚下令营建东都洛阳之后四天,他又下了一道新的命令,征集百万男丁,开挖一条水道,把黄河和淮河连接在一起,这条水道就是大运河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叫通济渠。

营建东都本来就是一项重大工程,既然一项重大工程刚刚开展,应该是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紧缺的时候,为什么隋炀帝非要在这个时候再上马一项新的大工程?关于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原因,有两个流传最久的解释,一个是游江都,另一个则是压王气。

这两个解释,其实都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