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 155【北扩?】(为盟主“为溪式谷”加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5【北扩?】(为盟主“为溪式谷”加更)(1 / 6)

李邦华没来旁听审判,他早就猜到了结果。

什么《大明律》,什么《明大诰》,那都是扯淡的,真正目的是要向士绅摊牌。

王元禄,本来是要被树立为士绅楷模,现在却变成了被镇压的典型!

制定法律,是一件很严禁的事情,《大明律》删改调整三十年才定型。赵瀚暂时无法自定法律,临时整出来一部,乱编纯属自找麻烦,照抄又会惹人笑柄。

满清就干过这种事情,起兵造反之后,硬要自创满文。

于是就让两个所谓的饱学之士,仿照蒙古文来创制满文。清军都还未入关,满文就名存实亡。入关之后那就更搞笑,城里的许多事物,还有朝廷的许多官职,根本无法用满文来表达。

便是清朝的某些圣旨,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汉文和蒙文都没啥问题,唯独满文经常出现歧义。

至少在赵瀚占据半壁江山之前,都得用《大明律》来治民,顶多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删。

士绅们纷纷散去,心中各怀鬼胎。

有人觉得赵瀚能成事,虽对其做法非常不满,却似有雄主之姿。于是,让族中士子全部出山,忍辱负重去做小官小吏,甚至试图加入宣教团。

这类士绅,你手腕越硬,他们就越服气,越认为你能夺天下。

也有人觉得赵瀚倒行逆施,开始琢磨逃跑计划,慢慢运走家中钱粮,然后举家逃去南昌那边。对外就说没有从贼,只是暂时蛰伏,现在终于逃出了贼窝。

赵瀚之前一直含糊不清,今天敞开了说,士绅们反而下定决心站队。

因为北方已传来消息,老朱家的祖坟被挖了,大明龙脉被留给给毁了!

如今别说朝廷大员,便是地方士绅,都知道大明时日无多。当然,他们不认为鞑子能成事,都觉得该是哪路反贼能重整江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