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隋唐败家子> 第686章 御臣之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6章 御臣之术(1 / 4)

听到杨坚想要北伐高句丽的时候,李萧天虽然有心里准备,但还是咯噔一下卡壳了。

因为他知道,在历史上高句丽就是块难啃的骨头。

隋文帝虽然恨得牙痒痒,但终其一生也没有动其分毫。

倒是即位的隋炀帝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发动近百万兵马攻打。

不过这个奇葩皇帝,每每到关键时刻便掉链子。

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非要千里之外指导战争。

虽然后世都认为他纯粹乱弹琴,把战争当做儿戏。

但实际上这是杨广对自己的自信,对军队的自信。

认为区区一个高句丽,弄死他们就像碾压一只臭虫般。

可谁料到就是这只臭虫,却敲响自己的丧钟,最终他就死在沸腾的民怨上。

唐朝之后的高祖皇帝、太宗皇帝都对高句丽恨之入骨,但从来没有用倾国之兵攻打。

最终还是在高宗时期,这位历史上最出名的耙耳朵软骨头,衬托大周则天武皇帝神威的软蛋皇帝,才将高句丽消灭掉。

无数的事实足以见得,高句丽真的很顽强,绝非看起来那样孱弱。

高句丽为何如此强悍,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这个命题李萧天做过一些调查。

在他看来,高句丽地处苦寒之地,气候条件非常恶劣。

同时这里物产贫乏,百姓的生活环境也是相当恶劣。

也正因为如此原因,高句丽的百姓经历残酷的环境考验,留下来的都是精锐,也逐渐适应了极端的环境。

同时因为物产非常贫乏,也造就了他们强悍的性格,还有无比蛮横的侵略性。

这样的地域,这样的百姓,他们依托天时地利,自然能够从容应对来犯之敌。

这也是隋唐两朝屡屡北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