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控明>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等东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等东宁(2 / 6)

支持,按照“正守奇攻”的方略执行下去,才刚刚一年的时间,就连战连捷,直至打出扭转乾坤的辉煌大胜。

仅凭生擒皇太极这一事,张宁就一定会成为大明朝的定海神针,成为武将中风头最劲的人物,而宣慰军也第一次在战略层面上压过了关宁军。

自从宣慰军围困广宁之后,素来自行其是的关宁军也就显得恭顺了很多,再也不提“虏军势大”“急切难治”的陈词滥调,再也没有和朝廷敷衍塞责,而是选择主动出击。

那祖大寿当初是何等的嚣张,在北京保卫战的时候竟然敢直接带兵脱离战场,现如今的奏请折子也一个接着一个……

如果说铲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是开门红的话,那么,生擒皇太极则一定会成为崇祯皇帝的另外一个高峰。

作为宣慰军的监军,杨绍廷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发来捷报,但崇祯皇帝本人和整个朝廷,却对杨绍廷的捷报置之不理。

朝廷无视监军,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却真实发生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杨绍廷和张宁的战略出现了重大分歧。

按照杨绍廷的意见,肯定是乘胜追击直捣黄龙,马上挥兵东进,携新胜之余威朝着辽东进发,最好能够直接攻克“大金国”的“国都”盛京,彻底平定困扰大明朝几十年的两辽之乱。

但张宁的意见却和杨绍廷相反。

张宁一力主张暂缓进兵,先完全稳住辽西局势,然后利用皇太极的“归降”,把两国交战的事实演变成为大明朝内部的平叛。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事情,而是出于战略高度的考虑:只要把针对“大金国”的战争变成内部平叛,就会撕裂辽东的金国势力,或者是拉一派打一派,或者是坐山观虎斗。敌我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之下,反而会愈发的稳妥。

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采用正式方式还是直接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