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控明> 第四十八章 跑路要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跑路要紧(2 / 5)

头了,所以他已没有了年轻时候的踌躇满志和意气风发,而是象大明朝绝大多数官员那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但是这种状况好像出现了一点转机。

前番修河的时候,那个叫张宁的乡民贡献出一个惊才绝艳的“笼土法”,用少量的金钱打造出一段固若金汤的河堤。晏大老爷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所以毫不犹豫的侵占了张宁的创意,只用了一个元宝和几句夸赞的话语就把这个方法据为己有了。

如此一来,既不通河工又不晓土木的晏大老爷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延安府的治河明星,各州府争相模仿,那个本来属于张宁的“笼土法”也大力推广开来。

就是因为这点政绩,晏大老爷不仅搏了个“能员干吏”的好名声,还在今年的考评中得了一个“优异”。晏大老爷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趁着热乎劲上下打典,白花花的银子送出去不少,终于打通关节。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春夏之交的时候,头上的乌纱就的换个正六品的了。

因为马上就要升官了,春风得意的晏大老爷心情大好,但好景终究不长,蒙古人入关大抢的消息把他的升官美梦打的纷纷碎碎。

蒙古人这次破关,从红儿山口而入,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打破保宁堡、银州关、鸡鸣堡、鱼河堡,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的杀进米脂县内,抢掠大量财物和人口,而且肯定会顺着无定河一路南下,到时候这小小的米脂县城肯定是保不住了。

其实根本就不用等到蒙古兵攻打,县城就已经乱作一团。从消息被证实的那一刻开始,城中的富户、商家就先收拾细软跑了个干干净净,紧接着小门小户的人家也逃难一般拖家带口的去往南边避祸……至于所交战抵挡,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的选择。

连银州关的三千多士兵都一哄而散了,还能指望小小的县城就挡得住蒙古人的铁蹄?玩笑不是这么开的好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