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帝国中兴> 第二十四节 迂回战略(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节 迂回战略(上)(2 / 5)

随后的重金悬赏再一次起到了奇效,需要拿出全部看家本事的时候,战场上的每个人除了共和军的荣誉感,想到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钱。他们来当兵是为了钱,在面临生死选择的时候,自然还需要用酬劳衡量一下值不值当。

后来朱云天重新思考了这种以钱买命的制度,发现了许多问题。最危险的症结就是万一共和军的资金链断掉,一旦失去银票的刺激,这军心难保还可以稳固如初。战斗力的形成和凝聚并非一日之功,但崩溃却完全可以在一瞬间发生。

朱云天来到元代时不过十几岁的孩子,如何统兵,如何凝聚人心,他首先想到的是物质刺激。但随着他慢慢长大,终于发现,在笼络人心这方面,古人的思维还是值得他学习的。现在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农民起义军造反之前总要搞点封建迷信,给自己安上一块前朝遗孤的金招牌。

对于下面几十万什么都不懂的农民起义者来说,这块金招牌就是聚拢人心的指明灯啊!而且亮出来,更可以引来数以百万计的平民百姓的支持与同情。

人心所向,即使打不了胜仗,也有个可以藏身的地方。

共和军的疯狂反扑为徐达赢得了一息思考的时间。天亮之时,他已想到了三个应对办法。

最冒险的一计:下崖,在弟兄们的掩护下,几个主要军官沿着这睢崖溜下去,带着义军的降军从睢山后面寻找突破口。这办法险在睢崖百米的高度,怕下不到底儿就被义军用石头砸个脑袋开花,另外山下的降军难保不会瓮中捉鳖,将他给擒住,去向彭早住将功补过。

损失最小的一个办法,自然是暂且投降,表明诚意,再待机会杀他个回马枪,说不定能取了姓彭的人头,这定是大功一件,但传出去未免丢人现眼,落下过曾经投过降的骂名。

第三个办法不太讨好,考验全体官兵的凝聚力,继续抵抗,战至最后一人,誓不投降,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